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饮食营养 > 母乳喂养

当母奶在晚期减少时怎么办

本文Tag标签:婴幼儿护理/母乳喂养  

  相当一部分希望给婴儿哺乳的母亲在医院里以及出院后的几天或几星期里得以成功(除了在刚出院1~2天,母乳有可能暂时减少)。然后,她们中不少人感到自己失败了,也就不继续下去。她们说,“我的奶水不足”,或者“我的奶水似乎对婴儿不适宜”,或者“当孩子大了,我的奶水就不够了”。

  为什么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一个母亲的哺乳期达几个月之久;而在我们这些人工喂养孩子的国家里,大多数产妇这么早就乳水不足?

  我不相信美国的母亲就那么神经质。她们当然象别人一样健康。我认为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在美国一个试着给孩子哺乳的母亲不是感到自己在做世间最自然的事,不是设想自己将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相反认为自己是在试图做反常而又困难的事。除非她有极大的自信心,否则她会老是想着自己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在寻求失败的征兆。如果有一天她的婴儿比平时哭得稍微多一些,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她的乳水减少了。如果婴儿产生消化不良、腹痛,或疹子,她马上就会怀疑自己的乳汁。她的焦虑使她确信人工喂养才是出路。而问题就在于要得到奶瓶可太容易了。在她出医院时,她就可能得到了关于婴儿配制食品的指导,或者她可以请教医生和卫生护士,得到指导。吃母乳的婴儿开始每天吃几次足够量的配制食品后,实际上对母奶总不那么感兴趣了。而乳房中剩下的奶就是自然法则在向腺组织示意,“少产奶,少产奶”。

  换句话说,一个母亲对自己哺乳能力缺乏自信,人工喂养又方便易行。这二者的结合,成了阻碍用母乳喂养的最有效的方法。

  确切地说:使母乳喂养成功的方法就是坚持用母奶喂养,摆脱配制的食品(除了在母乳供养完好确立后,每天可准备一瓶配制食品以备急用)。

  正常情况下,乳房的供奶量是变化不定的。根据婴儿需吃足奶的婴儿和吃得较少的婴儿同样都有啼哭的时候。如果母亲清楚地认识到在开始几周里的大多数吵闹都不是因饥饿而引起,她就不会这样快对自己的排乳能力丧失信心。

  当然,婴儿开始烦躁可能是因为她饿了,尽管如此,哺乳后1~2小时婴儿不容易醒来。而临近哺乳时,饥饿感促使婴儿提前醒来却容易得多。如果她感到饿,可能是因为她的食欲突然大振或者可能是因为母亲由于疲劳和紧张而乳量有所减少。逢到这两种情况解答是相同的:把婴儿在一天或数天中醒来后会更频繁,更强烈地要求哺乳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直到乳房适应了婴儿的要求。然后她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哺乳间隔。

  假使烦躁根本不是因饥饿而引起,那么额外给孩子哺乳也不会有什么害处。

  对待烦躁的方法对我来说似乎很清楚。任何喂配制食品的想法至少应该延迟二个星期。每2小时婴儿就应该吃20~40分钟的母乳。如果她在一两个星期后体重增长合理,配制食品的喂养至少应该再推迟两个星期。一个橡皮奶头和一瓶水或者一瓶糖水可以使婴儿在烦躁期间得到安抚。母亲偶尔希望哺乳的频率高于每2小时一次。这当然对婴儿没什么不好。我只是为母亲着想:如果她整天哺乳,她肯定会变得狂暴,而那样做并没有什么大好处。乳房每天吸空10次给她们带来的刺激已足以使她们疲劳。母亲也需要休息和放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